【最新研究】安徽省預制菜產業分析
食業園區研究院 07月21日
01
政策:力爭到2025年預制菜產業規模突破1200億元
2022年安徽省預制菜企業約500家,總產值超700億元,今年力爭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安徽省預制菜正進入快速發展期。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今年編制印發《安徽省預制菜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5)》,力爭到2025年初步建立質量效益好、規??偭看?、產品結構優、符合消費升級趨勢的預制菜產業體系,全省預制菜經營主體數量達到2000家左右,預制菜產業規模突破1200億元。
02
原料:生產類型豐富多樣
安徽有較大的預制菜原料生產優勢。安徽是農產品生產大省,農業生產中稻谷、小麥、玉米、園林水果、蔬菜產量較大,其中蔬菜產量達到3077.38萬噸。林業生產主要以油菜籽和板栗為主。牧業生產主要以肉類、奶類、禽蛋為主,其中肉類產量達到456.31萬噸。漁業生產主要以淡水產品為主,產量達到236.5萬噸。

制表:食業園區研究院
03
標準:發布預制菜團體標準,缺乏地方標準與企業標準
團體標準是指由團體按照團體確立的標準制定程序自主制定發布,由社會自愿采用的標準。周期短,能適應快速發展的創新時代需求。
2023年3月17日,經安徽省食品行業協會團體標準審查組審查,由黃山皖新徽三食品供應鏈有限公司、安徽王仁和米線食品有限公司等單位牽頭起草的《預制菜 臭鱖魚》等10項團體標準予以批準發布。
但安徽省預制菜標準,缺乏地方標準以及企業標準建設。
制表:食業園區研究院
04
餐飲:合肥餐飲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均處于領先地位
2021年,安徽省地級市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收入排名前三市域分別為合肥市、銅陵市、蕪湖市。合肥市餐飲業主要以快餐業務拉動為主,占比約為43.4%。銅陵市與蕪湖市主要以正餐業務拉動為主,分別占比約為96.2%和91.2%。

制圖:食業園區研究院
2021年,安徽省地級市限額以上餐飲業利潤總額排名前三市域分別為合肥市、銅陵市、蕪湖市。黃山市、亳州市、宣城市三市營業收入均處于不盈利狀態。合肥市、銅陵市、蕪湖市三市利潤總額主要以正餐拉動為主,占比約為45.3%、98.2%、91.3%。

制圖:食業園區研究院
05
園區:預制菜產業園區主要分布在宣城市、馬鞍山市、宿州市
預制菜產業發展主要依托產業園區進行產業鏈上中下游環節集聚。食業園區研究院監測到目前安徽省預制菜產業園區主要有4個園區正在建設,宣城市2個,馬鞍山市1個,宿州市1個。
長安鎮大谷村徽菜預制菜加工基地。總投資約700萬元,基地結合三產融合建設標準化生產車間及辦公、展示場所,用地面積2.47畝左右,建筑面積約1268.3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034.1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230.42平方米,制作生產預制菜徽菜系——紅燒類、湯類等產品。
永萊(績溪)徽菜原產地預制菜產業園。安徽永萊徽預園食品有限公司永萊(績溪)徽菜原產地預制菜產業園項目是績溪縣今年招商引資的徽菜加工項目之一。建設地點位于華陽鎮徽山大道北側,項目總建筑面積58850.33平方米。
曉麥(馬鞍山)預制菜生態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25億元。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項目占地約100畝,固定資產投資約8億元,項目擬建設生產廠房、倉庫、綜合辦公樓等,主要從事預制菜、食品及相關上下游產業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二期項目將根據未來市場需求和產能計劃繼續增加投資金額。
宿州市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總投資6.27億元,高標準打造占地212.39畝、總建筑面積20余萬平方米的宿州市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園項目,主要承接預制食品、休閑食品及預制菜加工企業。預計可入駐企業30余家,形成種業產業集聚,打造預制菜全產業鏈,提高市場競爭力。
來源:食業園區研究院
閱讀1803
本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食業頭條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
相關文章
-
《火鍋品類發展報告2023》發布:“火鍋+正餐”成為流行趨勢
紅餐網 1283閱讀 1周前
-
2萬字深度解讀:低增長時代餐飲的五大紅利
中國餐飲行業仍有消費升級紅利,提供高品質、安全、健康的產品和服務能夠吸引消費者;組織力是餐飲品牌發展的核心,規模之前要先提升組織力;數字化紅利在中國餐飲具備基礎優勢,但大部分品牌尚未充分利用;堅守本質、降本降價是新時代最大的紅利;中餐品牌出海機會巨大,可以做美國本土化的餐飲,滿足消費者需求;中國餐飲進入新航海時代,有機會成為全球化品牌
調味食材 1244閱讀 1周前
-
重慶梁平:舌尖上的預制菜
重慶梁平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利用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優質農產品,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梁平的“五子”資源加工產業集群,以及建設的展覽館、體驗館、電商平臺等,為預制菜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政府還采取了多項激勵措施,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梁平預制菜產業鏈企業已達318家,產值持續增長,未來有望成為全國預制菜產業的重要中心。
36氪 1297閱讀 1周前
-
被資本寵壞的酸菜魚,不香了?
酸菜魚市場面臨著門店關閉、品牌衰退的洗牌,但仍有發展前景。消費趨勢顯示酸菜魚市場具有規模相當可觀的市場,預計未來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品牌發展機遇方面,行業格局分散,頭部品牌可以享受品類紅利。同時,行業也在向上游延展,補足供應鏈成為競爭的重點。整體來看,酸菜魚市場將走向良性化發展,不會消失而是不斷進步。
調味食材 1376閱讀 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