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第一股"連續關店,這門生意到底該怎么做?
神農島 07月20日
導語:想成為預制菜頭部企業,需要從產品、品牌、渠道三方面著手。
據艾媒咨詢數據,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預制菜有效降低了餐廳的運營成本,減少了疫情期間因暫停堂食而帶來的損失,吸引了各大連鎖餐飲品牌入行布局。
《零售圈》注意到,雖然當下預制菜的“熱潮”還在繼續,但一些主攻C端、通過線下門店觸達消費者的預制菜品牌,已經開始“遇冷”。比如由瑞幸咖啡前董事長陸正耀參與創辦的“舌尖英雄”就有不少門店迎來閉店,被稱為“預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也正經歷著關店潮。這說明,風口之下,預制菜行業正經歷著“冰”與“火”的雙重考驗。
1
預制菜第一股,連續關店
預制菜生產企業位于預制菜行業產業鏈的中游,其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應廠商,包含農作物種植業、畜牧養殖業、水產養殖與捕撈業、調料輔料業相關廠商,其下游為以餐飲市場及食品加工市場為主的B端市場、以個人或家庭消費者為主的C端市場。
根據各玩家的主營品類及服務的客戶類型,可將預制菜生產商按產品特征分為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4類生產商。在A股上市的味知香便是眾多預制菜生產企業之一,公司主要從事預制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售產品為即烹食品。
《零售圈》了解到,味知香成立于2008年12月,成立初期主要經銷半成品菜產品。2010年,公司在上海設立首家專賣店;2012年,公司開啟加盟模式,通過加盟店擴張實現快速增長,銷售區域由蘇州大本營向外輻射至長三角地區。
2013年開始布局農貿市場、集市等流通渠道,加盟店數量突破200家;2015年,通過打造2.0版品牌旗艦店,實現品牌形象塑造。2018年,公司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申報IPO上市。2021年,公司成功在上交所A股主板掛牌上市,被稱為“預制菜第一股”。
不過,上市后的味知香并沒有迎來期待中的爆發式發展,依舊是處于一邊開店一邊閉店的窘境之中。
財報數據顯示,僅2021年味知香就關閉了加盟店102家,而當年味知香共新增加盟店304家。2022年味知香新開加盟店559家,關店183家。進入2023年后,這一情況也并未好轉?!读闶廴Α妨私獾?,今年一季度,味知香新開加盟店83家,關店41家。
這對作為一家靠加盟扛起營收大旗的預制菜企業而言,這樣的生意顯然是不太樂觀。當然,味知香的關店率之所以如此高發,也與其整體經營有很大關系。那么,味知香連續關店背后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
2
關店背后,單店盈利能力或是關鍵
《零售圈》了解到,針對門店不斷關閉這一現象,味知香曾給其投資者回應稱,加盟店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加盟店市場改造拆遷、加盟商回老家就業等。不過,《零售圈》認為,加盟店的盈利情況,或許才是影響味知香閉店率的主要原因。因為加盟店的營收不及預期,加盟商選擇關店退場來止損,也是常有的事。
《零售圈》注意到,隨著加盟店數量的不斷增多,加盟店對味知香營收的貢獻也越來越大,2018年時,味知香加盟店在其總營收的占比為3成左右,而到了2022年這一數據已經超過5成。不過,味知香加盟店的單店盈利能力卻呈現出下滑的趨勢。
根據味知香財報和招股書數據,2018年到2022年,加盟店為味知香貢獻的營收分別為1.50億、2.60億、3.20億、3.47億和4.26億,加盟店數量則分別為440家、801家、1117家、1319家和1695家。
這在不考慮門店開業時長和各門店客流差異的前提下,初步估算,過去五年味知香加盟店的單店年平均營收能力分別為34.10萬元、32.43萬元、28.65萬元、26.29萬元、25.11萬元,呈現明顯的下滑態勢。
開一家預制菜加盟店,一年營收二三十萬,聽上去似乎是門不錯的生意。但是如果除去店面租金、水電費、進貨費、人工成本等費用后,所剩的利潤事實上并不是很高。味知香曾在2022年財報披露,2022年加盟店的毛利率僅為25.04%。也就是說,開一家味知香加盟店,年平均毛利潤為6萬上下。從這點來看,加盟味知香確實是一門不怎么樣的生意。
所以,味知香高關店率背后的主要原因,還是盈利低的問題。而未來味知香如果無法進一步改善單店盈利能力,那么其一邊開店一邊關店的情況或許還將持續下去,進而勢必會削弱消費者對味知香的好感度及意向加盟商的信心。
此外,《零售圈》認為,門店擴張的步伐邁得太快,也容易埋下管理隱患。一旦管理失責,品牌形象將陷入危險局面,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也將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味知香在門店拓展過程也要注意速度問題。
3
萬億市場,如何搶位?
2020年以來,預制菜行業快速發展趨勢下,雖然出現了部分競爭力較強的企業,但由于我國預制菜整體起步較晚,行業集中度較低,以及各地對菜品的品類、口味、烹飪方式的偏好不同,使得目前市場上并沒有出現市占率較高的龍頭企業。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方式的變化以及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各地政府支持預制菜發展的優惠政策也不斷出臺。
此外,《零售圈》也注意到,目前我國餐飲連鎖化率有所提升,餐飲市場逐漸轉向選擇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產品,傳統的后廚食材加工和菜品烹飪模式逐漸被預制菜替代,從而可以迎合降本提效、高標準、高品質、高效率等一系列追求。而隨著社會人口結構改變,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人工成本逐年上升。房屋租金高、市場競爭激烈、食材和能耗成本走高,疊加新時代消費新趨勢,餐飲市場需求提高,也進一步加速了預制菜的市場擴容。
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預制菜連鎖企業在萬億市場規模中,該如何搶位?
《零售圈》認為,產品、品牌、渠道永遠是零售行業繞不開的話題,因此想要成為預制菜頭部企業,仍舊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去著手。
首先是增強產品力。從產品品類研發創新的角度來講,食品安全和對原材料的把控是最為重要的。預制菜產業的競爭也經從純粹的產品為王或打價格戰上升到向“精耕”發展,所以通過原材料的標準化生產、全程可追溯系統等優勢,使得預制菜產品在C端消費者中成功樹立了“安全可靠”的形象。
其次是打造品牌力。當一個產品的知名度提升了以后,自然可以提升其渠道滲透力。因此預制菜產品也要通過品牌賦能、品牌塑造來提高整個產品的附加價值,進而向消費者輸出更加高價值的產品。
最后是發展全渠道。無論是B端預制菜,還是C端預制菜,全渠道布局已經成為了其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有業內人士認為,預制菜企業想要獲得長足發展,全渠道布局是其繞不開的路徑,盡管從當前來看線上渠道在整個銷售中的占比不是很高,但從未來發展而言,線上渠道也是不可或缺的。
來源:零售圈
作者:戈多
閱讀1667
本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平臺立場,食業頭條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hiyetoutiao2020@163.com
相關文章
-
《火鍋品類發展報告2023》發布:“火鍋+正餐”成為流行趨勢
紅餐網 1283閱讀 1周前
-
2萬字深度解讀:低增長時代餐飲的五大紅利
中國餐飲行業仍有消費升級紅利,提供高品質、安全、健康的產品和服務能夠吸引消費者;組織力是餐飲品牌發展的核心,規模之前要先提升組織力;數字化紅利在中國餐飲具備基礎優勢,但大部分品牌尚未充分利用;堅守本質、降本降價是新時代最大的紅利;中餐品牌出海機會巨大,可以做美國本土化的餐飲,滿足消費者需求;中國餐飲進入新航海時代,有機會成為全球化品牌
調味食材 1244閱讀 1周前
-
火鍋產業報告|新增企業6.6萬家,注銷3.1萬家!虎皮風爪、鹵蹄花、芒果冰成為新晉TOP10招牌菜
火鍋品類市場規?;厣?200億元,川渝火鍋占據主導地位,麻辣和酸香味最流行,重慶、成都火鍋門店數量最高,消費主流價格帶為60~120元,火鍋食材豐富,小吃甜品成招牌。
新食材 1169閱讀 1周前
-
重慶梁平:舌尖上的預制菜
重慶梁平打造中國西部預制菜之都,利用豐富的農業資源和優質農產品,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梁平的“五子”資源加工產業集群,以及建設的展覽館、體驗館、電商平臺等,為預制菜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政府還采取了多項激勵措施,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梁平預制菜產業鏈企業已達318家,產值持續增長,未來有望成為全國預制菜產業的重要中心。
36氪 1297閱讀 1周前